写西安的导游词

时间:2025-05-05 02:14:56
写西安的导游词

写西安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西安的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西安的导游词1

西安碑林创立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那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资料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我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头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资料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写西安的导游词2

各位朋友,您们好:

首先欢迎大家乘坐我们的旅游班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旅行社安排的东线一日游。我是今天随车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好了,为咱们驾车的这位师傅姓*,*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龄,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今天我们俩共同为大家服务,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们一定尽全力为大家作好服务工作,希望大家能够满意。如果我们工作中有不周到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千万不要客气!预祝大家今天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写西安的导游词3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

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这样,赢政顺利地消灭了政权内部的两大敌对势力,巩固了自身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巩固君主权力,赢政选用了一批精明强干酌文臣武将,如掌握军事的尉缭,攀管国欧的李斯。接着,赢政制定了远交近攻、离间外敌、各个击破的战赂方针,开始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泰国灭亡了6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又一次显示了赢政的维才大赂。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因为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把他所创立的政权干代万代传下去。

秦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xx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案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顶有天文星宿图,是由各种均馅生辉的珠宝构成的,下边有五岳、九州以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另外,还没有让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厅。

为防止盗威,每座墓门上都安有自动发射的弓箭。整个陵墓可以说是一个金碧辉煌,固若金汤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他连那些为他伴驾不曾生育的宫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寝的工匠们都不放过。下令在他入殓时,将这些人统统活埋,为的是不让宫女外嫁他人,不让陵寝内的秘密泄露。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赶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听者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们最终决定报告文物部门。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

我们很多人在电影中都见过日本人的“仁丹须”。其实,秦朝时就有蓄仁丹胡的,可见,这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早在20xx多年前,中国就有人留这种胡须了。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妇的,显然是机警的骑兵。那个左脚着地,左膝弓起,右腿脆地,有脚底向后翘起的为跪射佰。他双目乎视前方,神情专注。这个涌鞋底的针角,两头细致续密。中间疏稀。完全符合历支真实。在五六十年代的陕西农村,很多农民仍喜欢穿这种挂、只是鞋尖不向上朗翘而已。

几乎每个捅的衣襟上都刻有工匠的姓名,这符合“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我们今天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秦人20xx年前就已采用了。涌坑中约马屑典型的河西走廊马。它身高l5米,长2米,分为头、颈、躯干和腿四部分。腿为实心,躯干中空,分段烧制,再组合在一起。马的两耳宜立,体型健壮优美。由此可看出,秦人不愧为养马世族。大家也许要问秦始皇为什么要为他制作数量如此之多的兵马桶呢?它们是怎样烧制成的呢?原来,秦始皇曾想用4000童男童女为其殉葬。他降旨令李斯承办此事。李斯心中惧怕。未敢马上执行此令。

因为,建筑长城已惹得民怨沸腾,再让如此众多的童男室女殉葬,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他将来恐怕也死无葬身 ……此处隐藏1774个字……土五大行星的合称。七节碑高7.5米,重89.6吨。碑座上刻有各种碑纹。碑文8000余字,由武则天亲自撰文,后中宗书写,表面上颂扬了高宗的文治武功,实际上抬高了武则天自己。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无字碑通高7.53米,重约98.8吨。碑侧线刻有龙纹,碑头刻有8条璃互相缠绕。无字碑就是说立碑时碑上没有刻一个文字。为什么立一通无字碑呢?至今有几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想让后世的人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一是说,武则天觉得自己功德无量,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不管怎么说,在帝王陵前立无字碑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也许你现在会问:碑上好像也有字啊!是的,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代替武皇在碑上题字,于是现在碑上共留下13段文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六十一尊王宾像之谜】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看到了排列于内城东西闹楼的61尊石人像,这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而敕令刻制的。

61尊宾像是唐代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标志,也是突出反映中外关系的乾陵石刻艺术的一大特色。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我国各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最兴盛的时期,同世界各地3op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往来。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葬礼之后,武则天令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节或首领,立于朱雀门两侧,东29尊,西32尊,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从那时起创尊宾像已在乾陵墓前站立了1300余年了。

有的人已经在问,石人的头怎么都没有了?是的,61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每个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长安图志》虽记载了39个王宾的姓名,但人们很难将这些姓名和石刻王宾像对上号,仅有两尊石像背面字迹比较清晰。从字迹分析,一人来自如今的阿富汗,另一人来自伊朗 。

关于头像损坏的原因众说不一,有的说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到乾陵游览时,看到雕有他们国家使者和首领为中国皇帝侍卫的石像觉得有失尊严,所以打掉了头部,使人无法辨认;也有说千百年来,石人石马已变神成妖,黄昏后常常毁坏庄稼,吞食牛羊,当地百姓气极,遂将其头部打碎。还有说改朝换代,军阀混战,才是乾陵石人崩溃、台殿烧毁、石刻破坏的真正原因。事实上这些石像损坏的时间史书中并无详细记载,如果仔细阅读无字碑上的文字,会发现在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还对乾陵进行了维修,结果是“绘像一新,回廊四起”。直至明代,这里还是“蕃王俨侍立层层,大马排行势欲腾”,乾陵石刻并未遭到多大破坏。只是到了清代,石刻受损的记述时有所见。今天,虽然只有只剩躯体、不见头部的王宾像可供人观赏,但我们在为61尊王宾像头部被损而惋惜之余,想必同样会对古代的精湛石刻艺术发出阵阵赞叹。

【保存完好的乾陵】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武皇陵前。当大家想及那座高耸山峰下安息了千余年的一代武皇和她的丈夫,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据述圣记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必定会不计其数。

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大而幸免于难。建国后考古勘查也证明,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并以铅灌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挖开,确非易事。考古勘查还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因此,乾陵有幸成为一座至今未被盗过的帝王墓。

解放以来,挖掘乾陵的建议多次被提了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都没有同意挖掘。 20 世纪 60 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赴陕西考察时就说过:“目前我国还没有足以使出土文物不受损失的科学保护方法,祖宗留下的遗产还是让土地神多替我们保护几年吧!”我们真诚希望所有游客加入保护之列,并希望乾陵能为中国的旅游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写西安的导游词5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西安XX旅行社全体同仁对大家的远到而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来到奇山异水的西安!

我是大家此次西安之行的地接导游员,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XX,X导或者按照我们西安本地的称呼方式,也可以称呼我为XX.在接下来的这X天以内,就由XX带着大家导来导去,希望X导旗不倒大家都玩得好.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前面给我们开车的X师傅.为什么要称他为重量级人物呢?一会下车的时候,大家看看他的大肚子就知道了.X师傅是跟我们旅行社经常合作的一位老师傅了,有着X多年旅游团队车辆的驾龄,尤其对我们西安的每一条路都非常熟悉.相信,有他的保驾护航,我们的行程会更加顺利.同时也请各位注意车内的环境卫生,这X天我们在车上的时间也会比较多,汽车就是我们另一个流动的家.

那么,在接来X天的接待任务就由X导和X师傅负责完成,我们会用十二分的热情服务于大家,竭尽所能的解决大家旅程当中的每一个问题.同时,旅游活动也是一个可变性较大的团体活动,大家如果在期间给予X导更多理解信任支持的话,将更有助于整个团队顺利有序的进行.X导在这里谢谢各位了!(鞠躬)

写西安的导游词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西安秦兵马俑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小林。我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导游,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游玩之前 ,我要给大家一个温馨的提示 :请大家跟着我走,不要掉队,有孩子的大人请看好孩子。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今天我就要带领大家游览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古代历史文物。

大家快看,将军俑身材魁梧,头上戴着鶡冠,身披铠甲,手里握着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大家看,这就是武士俑,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型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瞧,武士俑身后站着的骑兵俑比武士俑还要威风。它们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铁骑俑的战马肌肉丰满,形体健壮的陶马跟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请大家尽情的玩耍,有要拍照的,我可以帮忙。

《写西安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