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实习报告(汇编1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
认识环境监测站的工艺流程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理论结合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认真了解环境监测的各种原理;体会监测站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实习内容
一.xx市环境监测站简介
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4月1日,系环境监测与环境科研合一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科学技术单位。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内设机构健全,监测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职工队伍。1990年该站在山西省环保系统首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1999年取得省首批“山西省环境监测机构认证甲级证书”。目前,该站已实现监测数据计算机化与远程传输,站内各科室已实现计算机联网。该站的标准化建设正在进行中。
●人员情况:全站现有正式职工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8人,占总人数的81%。具有高级职称的20人,其中正高级3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的17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2人,占总人数73.8%。
●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业务财务科、综合技术科、质量管理科、行政科、项目办公室、中心分析室、现场监测室、自动监控室、生态物理监测室。 ●仪器装备:监测仪器设备有400余台套,主要大型仪器设备有:日本岛津GB-14B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AA-67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ZIC-2离子色谱仪,KIC-2型离子色谱仪,254MN紫外分光光度计,德尔格SO2测定仪,美国YSI-158溶解氧测定仪,计算机58台,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二氧化硫测试仪、氮氧化物测试仪、一氧化碳测试仪及颗粒物测试仪、PM10监测仪等。 ●主要职能:
1、承担xx市环境空气、地表水体、环境噪声等各种环境要素的例行监测。
2、承担xx市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源监视性监测。
3、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排污收费、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事故及污染纠纷仲裁、限期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等委托性监测。
4、负责编制xx市环境质量月报、季报、年报、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污染源监测报告书、环境质量年鉴等技术报告。
5、作为xx市环境监测网络组长单位,负责对xx市辖区的十个区(县、市)环境监测站、42个网络成员单位及所有企业环境监测站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组织培训与考核。
6、参与制定xx市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为xx市环保规划、区域评价、政府部门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业绩:完成较大科研项目共30余项,其中《“七五”环境质量报告书》等20多项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近年来该站曾被国家环保总局、山西省环保局评为“先进监测站”,连续多年被xx市政府评为“模范集体”,连续四年被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还先后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xx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山西省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先进单位、“行风双评”最佳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xx年我站参加的“国家清洁能源”项目,获得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成绩优异荣誉证书。
二.实习监测仪器及原理
(一)5E-8S/AⅡ全自动测硫仪及电子天平
1、5E-8S/AⅡ全自动测硫仪
测定原理:试样在1150℃及催化剂作用下于空气流中燃烧分解,试样中的硫转化成二氧化硫被空气流带到电解池中,根据二氧化硫在电解池中的反应量求得试样的硫含量。
2、BS224S电子天平(灵敏度0.1mg)
BS224S电子天平技术参数采用双杠杆单体传感器,减少70%以上的零部件,使天平精确性更高、速度更快、读数更稳、温度影响更小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锐线辐射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器及相应的检测装置)。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三)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的测定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样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PM10的测定与总悬浮颗粒物基本相同。
(四)xx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系统简介:xx市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始建于1983年,是国内最早开展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的城市之一。多年来该系统随xx城市建设及自动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和监测位点优化,使整个系统在技术水平、运行稳定性、和代表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该系统有一个中心站,八个国控监测子站和一个背景监测子站,开展的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系统运行方式为无人值守、全年不间断运行。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彻底改变了落后的人工间断采样方式,为深入分析xx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并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大量及时、可靠的依据。系统结构:该系统有一个中心站和多个监测子站组成,其中中心站友计算机及配套软件、调制解调器、电话、打印机等组成,主要完成对各子站一起的控制、通讯数据收集、数据处理、设表打印、对外信息发布等工作。子站由检测仪器、动态校准仪、雾气发生器、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采样装置、仪器柜、空调及供电系统组成,主要完成气体的采集和分析,仪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初步数据统计、通讯录等工作。
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下:
系统特点:
自动化——系统完全实现实时、连续监测
智能化——仪器可自动进行多项功能调节并输出形影状态参数。
透明化——在中心站可模拟子站现场,对子站计算机和监测仪器进行各种操作。标准化——监测仪器和动态校准器全部采用质量流量
计,并自动校准。
图形化——可直接 ……此处隐藏34515个字……程为高层建筑,可考虑结构工程的中间结构验收。在结构施工中,合理安排预埋件的工序穿插和埋设。5、水电、设备等预留、预埋安装,要密切配合土建施工进度,积极组织穿插交叉作业,做好水电管线预埋预留工作,做好装饰阶段的安装调试工作。
(二)施工质量管理主要针对一些容易犯和经常犯的错误,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因为地基土的质量因类型不同而差异很大,其中许多是软土和不良土。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地基不良、砖砌体与构造柱之间的裂缝、屋面渗漏、厨卫渗漏、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等。应及时纠正和改变,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越来越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因素,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质量和安全往往密不可分。安全是质量的关键或主要内容。甚至可以说,质量就是安全,安全就是质量。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我们在工程的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标语和警示标志,定期向工人宣传安全知识,开展工程安全教育活动,规范现场施工用电。我们重视TN-S系统的采用,保证专用保护零线和专用备用电气设备的使用,重视“配电三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案”,重视总配电室的标准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必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率。加强和规范现场文明施工,重视文明施工意识的宣传,重视现场的美观、坚固、通道、材料堆放、工后清理、排水系统和封闭处理,重视和规范生活设施。重视安全隐患分析,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并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使工人对管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的工程质量。
(三)协同材料检验。我们主要需要记录和解释材料和部件的进场检验。如“钢构件、焊接材料、连接用紧固件及附件、防火防腐涂料、焊接(螺栓)球、密封板、锥体、套管、金属板”,各种砌体、模板等。在钢结构材料中,各种材料的规格和品种应在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和堆放。同时,与材料工程师合作,不仅要求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库存,为后期施工做准备,不会因材料短缺而停工,造成工程损失和人员窝工。及时了解施工现场各种机械损失程度,做好维修准备,使工程在工期内顺利完成。
(4)一个好的施工经理不仅是一个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善良的人。配合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了解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管理和监督各施工班班组及时完成任务,清理现场施工各施工班组管辖范围内的施工肥料和生活垃圾,使施工现场更加文明、和谐、以人为本。满足相关单位的检查和指导,使施工现场真正成为建设和谐城市的一部分。
四、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施工管理是过程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管理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相反,为了保证质量和安全,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工程进度,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以下是我在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简要分析和解决方法。
1、底层模板支撑易沉降
原因分析: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未能在立模前进行设计,立模后未能仔细检查支架是否稳定,未能对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对施工方法不熟悉,盲目鲁莽,造成工程事故。
解决方案: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通过精心设计计算确定模板支撑。施工前,应对模板基础进行夯实和填充,将支架的轴线位置放好,铺设碎石垫层,并在支架下设置垫块。
2、在涨模、浇注、振动过程中,模板鼓包、偏转、爆裂,甚至坍塌,造成涨模。原因分析: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过薄强度不足,夹持支撑不牢;在模具中,如果箍之间的间距太大,模具就会膨胀。
解决方法:模板到位后,技术人员要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般梁的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档拉,或两侧模板用螺栓拧紧;浇筑混凝土时,模具应计算侧压力,检查箍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设置符合标准水平的斜撑和剪刀撑。
3、钢材加工生产误差
原因分析:施工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就去施工现场操作;不知道钢筋等级,施工现场没有配料表,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下料长度失控,工期短。
解决方案: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每道工序都要进行检查。钢筋配料单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下料前应对钢筋进行调直除锈。同一规格的钢筋应统一列出,标明等级、型号、直径等。钢筋的运输、堆放和吊装应由专人负责。技术人员应做好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结构钢筋渗漏
原因分析:对结构设计没有充分了解,对结构加固的作用重视不够。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重视不够,忘记了要放置结构钢筋,比如梁内少放或不放“腰筋”,柱下压弯筋等等。
解决办法:仔细检查已安装的钢筋,补齐结构钢筋,特别是现浇板的棱角、梁的承重部位、墙体或楼板预留洞口周围。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结构钢筋位置,不得踩踏。
5、混凝土浇筑不当会导致部件损坏
原因分析:这个缺陷在脱模后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由于混凝土已经初凝,会出现蜂窝、麻面、麻面、露筋、孔洞、夹渣等现象,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解决方法:一般处理方法包括局部修补、灌浆、加固。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操作要求,并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责任,实行分界挂牌制度,加强现场管理,浇筑混凝土时观察模板装车后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砖混结构预制板接缝开裂
原因分析:预制板未清洗干燥,板缝下未设置底模。
解决方法是:将预制板的接缝清理干净并晾干,然后在接缝下方设置底模,用素水泥浆刷接缝,然后用1: 2、5的水泥砂浆填充接缝,水泥砂浆高度为板厚的1/3,振捣密实,以粗砂为最佳砂,最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充接缝并振捣密实。加强维护。这样接缝就不容易开裂了。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和处理方法让我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书中介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与实际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地理区域、人文、教育水平和环境的差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和途径,并灵活应用于具体管理。施工管理也是一项复杂多样的工作,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事管理多年,我觉得项目管理是一个统筹安排,合理利用,统筹管理的体系。人员、材料、机械、物品等。应仔细组织、分配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管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坚持“质量求生存”的原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争取工程进度快,遵守施工合同,降低工程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质量最好、生产最安全、工程成本最低的工程。在组织施工和生产过程中,针对安全生产的现状,安全生产的控制必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时刻牢记安全,把安全控制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建筑业是一个知识面很深,知识面很广的行业,可以说是一个“老有所养,取长补短”的行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