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实习报告(集锦15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械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实习报告1为期三天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实训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钳工实训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钳工实训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规程。
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进厂前,必须穿工作服,女生必须戴工作帽方可进厂实训。
(二)上班前,不准饮酒,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准打闹,逗笑。
(三)不能用湿手触摸电气,更不要用手触摸空气开关上方三根进线。
(四)闻到焦臭味,听到异响,看到冒烟,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报告老师,待处理后方可操作。
二、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锉削时,不能用手摸工作表面,以免打滑受伤,更不能用嘴吹铁屑,以免飞入眼睛受伤。
(二)不要擅自使用砂轮机,如要使用,可在老师指导下操作,人要站在侧边,工作必须夹牢,用力不能过猛。
(三)钻孔时,严禁戴手套,工件必须夹牢。
(四)实训时,工具要摆放整齐,实训后要整理好工具、量具、并搞好工作卫生。
三、钳工理论及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机电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基础技能实训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钳工是现代工业中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从事本专业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本专业涉及机械知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其内容包括: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刮削、研磨、校正、弯曲铆接、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及设备和部件的安装维修调试等。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
四、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重点要求对实训生做三个方面的培养与锻炼:
(一)知识掌握点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着重掌握掌握钳工加工基本技能,能按图进行基本的钳工加工;
2、会识读专业范围内的一般机械图。
3、能正确调试,维护及使用钳工的简单设备、常用工具、工量具夹具。
4、能按图进行完成简单部件的装拆方法及组装技能。
5、了解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素质培养点
1、培养学生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2、培养学生安全与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3、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钳工兴趣。
4、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五、实训教学内容
(一)钳工入门
熟悉钳工工作场地的常用设备(钳台、虎钳、砂轮机、钻床等),了解钳工实训的任务,牢记钳工实训的安全技术规则。知道什么是钳工,及其分类;培养学生兴趣;了解钳工在工厂生产中的工作任务;了解钳工实训场地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刃具;了解实训场地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文明生产要求;了解钳工的学习方法;
(二)常用量具
了解常用量具类型及长度单位基准,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三)划线
了解划线的种类,熟悉划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线条的划法,能进行一般零件的平面划线。平面画线尺寸误差不大于±0。3毫米;划线线条清晰;培养动手技巧能力;
(四)錾削和热处理
熟悉錾削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及热处理,能正确錾切板料、棒料,会錾削技术要求不高的平面。
(五)锯割
能使用手锯,掌握锯割板料、棒料、管料的方法和要领。掌握手锯的构造;掌握锯条的选用和安装方法;掌握正确的锯割操作姿势,并能达到一定的锯割精度;熟悉锯条折断的原因和防止方法;初步掌握钢皮尺、高度游标卡尺的使用;
(六)锉削
掌握锉刀的种类、构造、选用方法。掌握平面锉削时站立的姿势和动作;初步掌握锉削时两手用力的方法;初步掌握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标卡尺的使用;掌握锉刀的保养和锉削时的安全文明知识。掌握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标卡尺、塞尺的保养方法。
机械实习报告2伴随着这学期的结束,我们这学期最后一堂课也要接近尾声,三周的实训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虽然说这个总结是对这三周实训的,但我觉得这个总结是对我这个学期的一个总结。
实训第一周,我们进行了CAD的实训,我对CAD并不陌生,因为我报了一个很好的协会,CAD/CAM协会,并很荣幸的当选为下届会长。所以实训CAD对我来说比较简单。但在这一个星期的实训,学习到很多运用CAD时应注意的细节,比如说:内部设置、绘图规范、标注规范等等。随着老师一步一步的讲解,到最后我能很快的绘制出一张合格的零件图来。这一周的实训我的收获是:CAD绘图更合乎要求,绘图速度更快了。
实训第二周,我们进行的是普通车床床头箱里零件的测绘。我们以前有过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只是 ……此处隐藏24158个字……。
3)深入了解和分析零件的工艺过程,主要的内容应包括:
1)按供需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工序内容,基准选择,设备选择,切削用量,工时订额,要求按加工位置画出工序草图。工序草图应用规定的定位夹紧符号标明定位面及夹紧点,并用红线或粗实线表明本工序的加工表面。
2)分析研究工艺过程以及粗、精基准的选择。
3)分析研究现场工艺工序安排的集中分散程度及加工阶段的划分。
4)分析了解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调整方法,并重点了解两个典型机床部件的结构。
5)分析解剖三套不同类型的典型夹具(内容包括: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的传动装置,夹具的调整等)。
6)分析了解各工序所用刀具的结构,装夹方法以及换刀、刃磨、尺寸调整情况。
7)深入了解零件的生产历史,现场加工以前曾发生过哪些质量问题,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分析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参观了解无心磨削、超精加工、衍磨、液压仿行、螺纹滚压、花键铣、花键磨、锑齿、多轴自动机床加工、自动换刀数控机床以及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等加工方法,要求一般了解加工原理、加工效果及应用范围。
(三)装配车间实习
1、深入了解1~2个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
1)阅读部件装配图,了解部件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性能,分析部件的传动和结构。
2)分析部件中各个零件的作用和它们在部件中的定位方式及结构。
3)分析部件装配技术条件和检查方法。
4)了解部件的装配顺序。
5)了解性能实验的内容及实验方法。
2、分析现场装配方法,要求学生分析哪些零件的装配属于完全互换法装配,哪些零件采用修配法装配,哪些零件采用调整法装配。
3、了解部件装配的组织形式。
(四)工具车间实习
1、深入了解1~2种典型刀具(例如滚刀、插齿刀、钻头、铣刀等)的工艺过程。
1)熟悉典型刀具零件图,分析技术要求。
2)了解现场工艺过程,画工序草图。
3)深入了解刃磨工序的加工工艺(注意了解机床运动,刀具角度的形成及检查方法)。
2、了解刀架、量检具制造中若干典型加工工艺,例如:
1)车刀的焊接(设备、焊接及保护剂)与刃磨。
2)多刃刀具的铣齿开槽(拉刀、铣刀、铰刀等)。
3)齿轮滚刀的铲磨(注意了解机床运动,铲齿铲磨工具的廓形等)。
4)插齿刀和剃刀的磨齿工序。
5)夹具定位元件制造工艺。
6)夹具的装配与调试等。
三、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要求
(一)实习日记
1、各种报告及讲课内容记录。
2、实习现场记录:按实习要求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将有关内同记录下来,并将各工序的加工内容及定位、夹紧情况用工序图表示出来。
3、生产工艺文件学习纪录。
4、实习中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记录。
要求工序草图绘制尽量准确,记录文字清楚。
(二)在典型零件和装配实习的基础上,写一份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应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字迹清晰,图表清楚准确,报告整洁。
具体内容可参考下列各项:
1、典型零件实习部分
1)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3)毛坯种类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4)工艺过程分析。
a)定位基准选择合理性分析。
b)零件工艺过程分析。
包括:
(1)用表格说明零件工艺过程,其表格参考下表格式:画出工序的工序图:加工表面用红线或粗实线表示,用定位夹紧符号表示出定位基准及夹紧部位,并标出工序尺寸及其它加工要求。
(2)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其过程分析。
(3)工艺过程的工序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分析。
(4)机床及工艺装备选择合理性的分析。
(5)分析所实习的机床夹具或专用钻床或铣床夹具,内容包括:零件加工要求,第一类自由度的分析,定位基准、定位元件及其所限制的自由度,定位误差分析计算,夹紧机构或装置的分析,刀具与夹具相对位置的保证,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与紧固方式和夹具的特点。
(6)归纳分析不同类型典型零件的制造特点。
2、加工方法实习部分
归纳总结不同加工要求的外圆、内孔、平面、齿面和孔系的加工方法。
分析外圆、内孔、齿面和孔系加工方案中的一种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3、装配实习部分
1)实习部件的功用及主要技术要求。
2)实习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用装配系统图表示)。
3)分析实习部件装配精度的保证方法,说明哪些装配精度使用完全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及调整装配法等保证的,并画出部件结构草图,重点分析其中一个装配尺寸链。
4、实习后的体会、收获和意见。
5、社会(工厂)调查报告。
四、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实习所在工厂的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章制度。
2、爱护工厂的技术资料,按工厂有关规章借阅。
3、服从指导教师的指挥。
4、尊敬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
5、在现场要认真实习,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虚心请教工人师傅和工厂技术人员,记好实习日记。
6、按时参加实习,有事年应有学院办公室准假条,指导教师酌情给假,病假应有病休诊断书,无故缺席者以旷课论。
7、学生实习缺席(包括病、事假)累计三分之一时间者不给成绩或以不及格论。
8、下厂实习乘坐汽车时,要按次序排队上车,要发扬风格,维护校风,破坏纪律经教育不改者,指导教师可以停止其实习或让其做出书面检查。
五、实习成绩的考核
实习结束时,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态度,出勤情况,组织纪律性,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的质量,以及实习后的考试情况,按五级分评定成绩。
六、实习的组织与领导
生产实习应有工厂实习领导人员和学校领导实习的教师共同负责领导实习的有关工作。
学生实习前,直到教师要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和实习要求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学生分组、日程安排、专题报告的内容及报告人,实习队的组织及指导教师名单等。
学生应按照实习计划在指定时间去指定工作地进行实习,学生去工厂实习,主要通过自己对现场生产进行观察、调查和分析,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遇到疑难问题可向工人师傅及技术人员请教,也可同指导教师讨论。
实习指导教师应定期巡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地,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并认真贯彻实习大纲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