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高中的作文集合9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的作文 篇1【摘要】“先生后师”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先生后师”的教学理念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写作条框的限制,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从而实现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先生后师;教学策略;语文作文;教学应用
一、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好坏的主要指标,属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应用模块,能够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同时作文也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一周内专门设置了两节作文教学的课程,从而实现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但是通过对现阶段作文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习好了语文就学习好了作文,因此在教师讲解作文相关写作方法或者策略时,他们认为是时间的浪费,不愿意去听。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阅读足够的文学作品,就能够写好作文,完全不顾作文写作的方法和策略。所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导致学生在作文学习时积极性较差。
2、教师的训练无序目前,高中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训练无序,教师在作文课程讲解时,会根据写作要求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但是这些手法都是从理论上进行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如在进行议论文体裁的写作时,教师都会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论点,然后通过论据证明论点的成立。但是讲解完成之后,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手法的理解还不透彻,影响学生后续作文的写作。
二、“先生后师”教学特点
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改善和优化现有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先生后师”是我校根据福建省教科研基地校专项课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从而实现教学和学习的协调发展。跟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先生后师”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第一,“先生后师”就是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任何写作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分析和输出,学生只有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才能够为写作准备充足的素材,才能够确保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但是通过对现阶段作文教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都对学生有命题、时间和字数等方面的限制。学生作文的写作就像是要完成一项任务一样,没有任何选择,因此他们不能够体会到写作过程中的快乐,导致写出来的作品生涩无味。“先生后师”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其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写作的意义以及写作时的内心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打破传统作文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形式、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将每周固定的作文教学时间灵活安排。如可以将其分配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采取随笔或者日志等方式,将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或者事件进行记录。对其写作形式和写作字数不要给予任何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多少进行自由选择,从而真正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感想或者感受。
第二,“先生后师”就是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起点,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先学,先思,先观察,先表述,先动手,先总结,先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多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困惑处、疑难处进行点拨、指导、精讲(少教)。
第三,“先生后师”就是让学生先为“生”后为“师”,师生一体。学生先自主学习先为“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互动、互助,后为“师”。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一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寻找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然后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得到其最终解决方案。
三、“先生后师”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为了更好地探讨“先生后师”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下面以《谈包容》作文教学操作流程为例,探讨“先生后师”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首先,教师给学生布置本次作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即是否应该具有一颗包容的心。学生接受到任务之后,到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查找跟“包容”有关的素材,并且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自己的基本观点。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作文形式,如记叙文或者议论文等。教师在任务布置时,不要给学生规定任何的写作文体以及写作字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教师可以将采用相同写作文体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教师让学生分别阅读比较跟其选择文体相同的文章,并且将其认为比较好的文章进行展示,供所有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同时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其选择文体的写作特点、可以采用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时学生会对该文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则要根据学生总结得到的结论进行适当点评,对其总结结论中存在的错误或者偏见进行纠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包容”问题的看法,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分析和理解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解答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己对该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小组探讨的形式,实现学生之间见解的交流和沟通。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素材,采用选择的写作形式完成作文的写作。教师批改完成之后,要对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适当点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不足和优势,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对该教学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作文课程的教学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了相应的辅助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通过自学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通过相互探讨不但实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学习,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最后,通过总结得到了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为后续作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四、结论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其传统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先生后师 ……此处隐藏5662个字……什么样的?”
我说出了心里的想法。洗完头了之后,她便为我剪着头发,她的手指还是那么的巧,她的微笑还是那么的温和。我的心里面积聚的一股莫须有的怨气好像渐渐消散了,虽然褪去眼睛的我只能朦朦胧胧看着镜子上那一抹靓蓝色,但随着她那弹钢琴一般轻柔优雅的动作,我的心里忽然,渐渐宁静了下来。
“剪完后好像更好看了。”
那扎着红布条的店员剪了一半后,便笑着看着我。
我也只是笑着。我知道的,眼睛上的泪水早已经风干,心里面余留的,不过是温暖罢了。
高中的作文 篇7《朋友》,《你》去过《我》《家》吗?那可是《另一个世界》哟!
一进门,《也许》你就会《入迷》:那鞋架上,《高跟鞋》、《红鞋子》、《水晶鞋》、《大头皮鞋》应有尽有,见此《万种风情》,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我们已经《走进新时代》。
客厅的右面,是我的《小天堂》——卧室。桌上放着一只《忘了时间的钟》,旁边摆着《棋子》,还有塑料玩具《小帆船》、陶瓷工艺品《笨小孩》、根雕《楼兰姑娘》、电子玩具《中国娃》和《音乐昆虫》,而我亲手制作的《心情卡片》、《千纸鹤》则放在《一块红布》上,鱼缸里有《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墙上挂着水彩画《雨蝶》、《水上花》和《晚霞中的红蜻蜓》,还有那只《只喝可乐的猫》……它们可都是我的《宝宝贝贝》。打开空调,吹出一股《亚洲雄风》,怎么,冷了吗?那就加上《背心》吧!
《你》一定饿了吧?《请跟我来》厨房,这里有《九月九的酒》、《失意酒》、《忘情水》、《多情东江水》随你品尝,我还可以亲自《为你烧菜》。什么,你不爱吃这些东西?那也无妨,冰箱里还有《芹菜》、《小白菜》、《稻草裹的火鸡》、《冰糖葫芦》……对,就尝尝《冰糖葫芦》吧,它的《味道》好极了。
现在该看看我的阳台了。瞧,笼子里养着一对《雪候鸟》,你问为什么称它们为《天鸟》?《说了你也不懂》,《这样也好》,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这个《秘密》:其实就是《知心爱人》心中的《爱情鸟》。虽然它们很通人性,能《懂你》的《公仆心》,只可惜是《囚鸟》,不能像《笼外的鸟》那样《任逍遥》,这的确《让我欢喜让我忧》。不过《请你放心》,《我本善良》,而且《心太软》,很快会把它们放归《挪威的森林》,《双双飞》往《快乐老家》去,让它们《快乐成群》,过上《好日子》。阳台上栽着《好大一棵树》——《柠檬树》,还有《野菊花》、《紫浣花》、《一剪梅》和《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每到《春暧花开》时节,你会见到《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它们在尽情地讲述那《春天的故事》。
这就是《我》的小屋,它像一列《幸福快车》,载着我《童年》的《好人好梦》和无尽的《思念》,驶向《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即使我《远航》《走四方》《单飞》《在那遥远的地方》,也会《义无反顾》地沿着《山路十八弯》《常回家看看》。
高中的作文 篇8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日本名著,叫佐贺的超级阿嬷,讲述一个叫昭广的广岛男孩和他贫穷的外婆在佐贺凭着乐观与勤劳快乐活下去的故事。
广岛经历了原子弹爆炸的战争阴云,父亲病逝,母亲无力养活昭广,便将年仅8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在那些贫苦的日子里,乐观的外婆总有奇妙的办法,让艰难的生活快乐地进行下去:每天在小河里捡上流漂下来的菜叶,她总说,这些菜不是不能吃,是长得太丑,没人要,可煮起来的味道一样好吃;下班后,总在腰间绑一根长长的磁铁,她边走路边用磁铁吸路边的铁钉和小磁铁,到家将它们收集起来卖掉,换点小钱;为了培养昭广的志气,她总说“我们穷要穷得开朗,不能穷得消沉!”……超级阿嬷在艰苦生活里点点滴滴的乐观态度,让我备受感动,也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笑着活下去!
相比那时候的贫苦日子,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多么地幸福!在我们学校的大家庭里,没有一个人会像昭广那样贫穷,但过上了富裕生活的我们却有一些同学开始学会炫耀了:今天你戴个高级手表显显、明天他带个新型玩具摆摆、于是有的同学羡慕、有的同学失落、有的同学自卑……我要向那些同学推荐这本书,告诉他们乐观才是我们的人生财富,其实只要我们开朗、不消沉、努力学习,大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去失落、去自卑。
再回头看看我自己,又何尝没有犯过那样的毛病。有时候虚荣心发作,就会羡慕同学家的豪华轿车、漂亮新裙子等等,而搞得一天不开心。有一次,妈妈跟我说:“欣欣,妈妈工作太累了,不去上班了,好吗?”“不行,妈,如果那样,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就中转下了吗?坚决不可以!”后来知道妈是跟我开玩笑,可我也死活不让。现在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有一颗乐观的心,无论多糟糕的日子,不一样可以活得快乐吗?那时我的想法可真孩子气。
而这本书让我这个满怀孩子气的小女生也懂得了,只要我们有笑着活下去的信念,不羡慕别人、不自暴自弃、一直乐观下去,我们就能活得精彩、活出成就!
高中的作文 篇9奶奶家的酒缸,久经年岁,饱满而深沉。不管离家多远,每到年关,我总想念那飘出醇香的酒缸。
每年到了丰收的季节,奶奶就开始忙活起来。先备好酒缸,缸需是酿酒专用,提前消毒、晾干。再是上街选购糯米,精选的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冷却,加酒曲搅拌,然后盛入酒缸,密封放置阴凉处发酵,“出酒”需要大半年的时间,中途不能开封,如待字闺中的姑娘。
烧火、添水、试温、搅拌……整个过程,奶奶投入而专注。她说,做酒,半点儿不能马虎,因为一个细节不到位,就可能“满盘皆输”。水不能多、不能少,糯米不能过熟、不能过生,加酒曲的米温度不能高、不能低,一切都是“刚刚好”。酿酒的过程,可以说是十分严苛,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可这个“精准”却不是依靠流水线的工业标准,而是完全依靠奶奶的手感,凭借奶奶敏锐的味觉与嗅觉。其中的流程与技巧,没有记录,全靠口耳相传,代代承袭。
奶奶不懂大道理,她只知道顺应天时,在谷物丰美成熟之际,用祖辈之法,虔诚地将粮食贮藏于酒缸之中,这是对自然馈赠的尊重与敬畏。酒缸,静静伫立在墙角,蕴藏了佳酿,更是贮藏了时间的气息,酝酿出岁月的醇香。
从前,家家户户都酿酒,各家各院的酒味,又略有不同,关乎食材、火候、器具,这便是独有的家的味道了。秋季,厨房里飘出的阵阵米香,到了年关,都变成了浓浓酒香。品尝“新酒”几乎成了家庭的隆重仪式,窗外天寒地冻,屋内其乐融融,一家人围桌而坐,奶奶盛出新出的米酒,酒纹荡漾,轻抿一口,醇香清甜,留在喉间,一室酒香,经年不散。
家酿是家乡人们春节餐桌上必备的饮品,“新酒”待客,是对客人的盛情。春节期间,三五好友,围坐桌旁,配上几盘佳肴,呷一口新酒,唇齿间流淌的,是对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的满足,和对来年丰衣足食的希冀。喝着糯米老酒,谈论日常家事,酒酣耳热,通体舒泰,冬天的寒冷被驱散到九霄云外,屋内温馨和谐,这才是最真切的国泰民安。
岁月悠悠,逝者如斯,如今奶奶家的酒缸已有几年没用,我也长大,不再绕着那酒缸转来转去。春节依然有烟花爆竹,桌上依然有玉盘珍馐,待客依然有玉壶琼浆,而我仍旧怀念奶奶的酒缸,和酒缸里飘摇出来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