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5-07-07 02:16:43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1

也许大家都读过《安妮日记》,我也早已看过,只是因为被主人公安妮写作的热情和生活的 信心所折服,再一次捧起了这本书……

主人公安妮原本和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是一场战争使她不得不随父母一起 逃命;随后,他们在父亲公司大楼的密室里安下了身。在密室度过的日子里,安妮只能靠写 日记的方式打发时间,随着时间的消逝,每天一记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任务。渐渐的她喜 欢上了写作。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经过她的笔下,就变的充满了奇趣。

不幸的是,在1944年8月,纳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的他们;几个月后,安妮和姐姐 都染上了“风寒”,这是一种可怕的病,没过多久,姐姐去世了,由于失去了身边唯一的精 神支柱,安妮在几天后,也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怜的安妮!如此不公的离开了这个喧闹杂乱的世界,但她留下的确是最美好的心 声。记得她曾说过一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 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还留下了我们琢磨不透哲理与未来的守望,和她对日记的恋 恋不舍……

安妮日记读后感2

《安妮日记》里的小主人公安妮·弗兰克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为什么呢?那就跟我来吧!《安妮日记》讲述的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和人在密室里的真实记录。安妮原来是居住德国的法兰克福,由于有外来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从这时开始她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并且把它取了个名字——吉。也从这时开始,她用她的笔以一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了在密室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写下了关于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种种问题。

他们从1942年7月6日躲进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这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也用日记恢复了原来的镇定。虽然她写的每一篇日记非常简短,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复自由。

我想:在密室里那么泛味、苦闷,安妮也面对着种种恐惧、不安,可是她怎样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写日记来消除这些呢?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记》里的日记很简短,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这本书之所以可以选为世界名著,也因为它的真实和朴素,而也是它的真实、朴素,安妮的坚强自信把我给感动了。

安妮日记读后感3

安妮是一名与我们同龄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但是却要忍受逃兵般的生活,而一切只是因为他们一家都是犹太人。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读完这本书后, 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也有被顽强的犹太人民的斗争精神的感动,更多的是对那种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恶、不屑与鄙视。我悲愤,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难道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怅惘,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蒙太奇也好,乌托邦也罢,但那儿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平等博爱,愉快地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可能吗?是的,我敢说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们的世界停止战争!希冀白色的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抛下橄榄枝,希冀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我发现了 安妮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的自己,和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

安妮日记读后感4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一本文学名著----《安妮日记》。

一位犹太小女孩名叫安妮,她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丹。一天她得到了一个作为她生日礼物的日记本,并用这个日记本记录了在密室中生活的人的实录,她用日记本记录了她在密室中每一天的成长经历,于是,就有了《安妮日记》这本书。

心思细腻的安妮以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可怕。在密室中,所有的一切都得极小心,哪怕在你眼里非常微小的一个动作,也可能会给密室中的人带来生命危险。因为战争,安妮的豆蔻年华浪费在了这里,成天在恐惧和小心翼翼中度过;因为战争,所有人都得在这个不融洽的集体中无所事事,互相埋怨;因为战争,每个人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但是,即使情况已经糟糕成这样,他们的情况已经比大多数犹太人甚至是普通人好几万倍,起码他们吃饱穿暖,有书可读,有屋可住。而大多数人只能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出去办完事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家的房屋已被贴上封条,家人已不知所踪,这该是多么可怕!

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让我们每一天都快乐开心!不要浪费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永远不让中华民族衰落!

安妮日记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安妮日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日记,后来才印成书的。

这本书主要写了二战犹太人大屠杀时期,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的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 书的作者是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人女孩,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为“5535annefrank”。

我十分佩服安妮·弗兰克。书中的安妮·弗兰克,两年都没有出过门,甚至在家也不能自由自在的,在规定的时间里,她不能弄出一点动静来,厕所都不能上!天哪,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现在的我们,只要不能出去玩,就乱发脾气,一点都不体谅父母,即使在家,也是上蹦下窜的,淘气极了。我自愧不如。虽然安妮·弗兰克有时候也会闹别扭,也会耍小脾气,但她身上有很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安妮日记》这本书,一起来了解,安妮·弗兰克这个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吧,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她的!

安妮日记读后感6

最柔软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刚烈的也是人性。——题记

无需忘记的身影,从没停止的向前,也是有微笑去点缀生命的快乐,再将它们贮藏成最幸福的菊花……

无需是二战中的神话——安妮。弗兰克

人们也许忘不了,希特勒向犹太人兴 ……此处隐藏1448个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现在,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一定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一定要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安妮的日记》这本书,深深地被主人公安妮感动了。

她是一个坚强的犹太女孩,可在希特勒执政后,犹太人不断遭到排挤与迫害。几经逃亡后,安妮一家躲入秘密小屋中。在里面度过了漫长的两年零二十五天后,被德国警察发现并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安妮不幸染上伤寒,在不满十六岁时病死在床上。可怜的安妮并不奢侈:重新得到祖母爱抚;骑自行车兜风;有个知心朋友……愿望中,寄托着一个女孩对正常生活的渴望。此刻,我真想对她说:“可怜的安妮,请到我家来!”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因为失去祖母而痛苦不堪吗?请到我家来!我也有一位慈爱的祖母,她说等你来了,她每天都给你做香喷喷的饭菜。

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你重新得到祖母的爱抚。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骑自行车兜风吗?请到我家来!我专程为你准备了一个你喜欢的蓝色自行车,还会经常陪你去兜风。另外,我们还可以一起去欣赏草原的美景,领略自然的气息。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拥有自己的小书桌吗?请到我家来!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个可爱别致的小书桌,你可以在那儿读书、编制一些小物品……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有个知心朋友吗?请到我家来,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倾吐心事。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安妮日记》取材于二战时期的真实事件。她在日记中吐露了安妮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这本书主要记录的是安妮在密室里的生活,尽管密室的生活是如此的枯燥无味,但在她的笔下却显得生动有趣。在日记中,安妮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13岁的她,却表现得如此成熟,与她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中。我们拥有自由,我们可以上学,我们可以与自己的同伴一起玩,我们可以无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可以……

但是,在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总是常常抱怨自己,抱怨他人。总是嫌这嫌那的,有许多的不满,有许多的要求。但在安妮的一篇日记中,她这样写道——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相比之下,我就觉得很惭愧。

以前,我总是对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的。一点都不懂的尊重他们,总认为他们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但是现在,当我看了《安妮日记》后,我觉得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珍惜现在,珍惜和平,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一点点翻开日记,最近一个星期里仿佛每天都在可爱活泼和智慧的安妮的陪伴下度过。我仿佛成为了凯蒂,仔细聆听安妮内心的诉说。

每天都能看见最深刻最真实的安妮,见证她的成长,仿佛我真的有了一位愿意向我吐诉真心的朋友。我实在是为扮演了世界上唯一能够看到安妮纯洁美好的另一面的人而感到十分开心和幸福。到今天日记戛然而止的时候我的心仿佛被巨大的天外陨石撞上了一样,炽热而疼痛不止仿佛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那种痛楚真实的有些不可思议。我想,我的一生中大概也不会经历几次这样的失去所爱的感受吧,这么说也许是有些夸张,但却是最能表达我真实感受的话了。我想,一个人如果袒露真心地对待一个陌生人的话一定非常容易和快速成为朋友吧!就像安妮和凯蒂一样,穿越时空与安妮日夜为伴,可以说是我应该珍惜的一段经历了。

作为比安妮大七八岁的成年人,我却时时刻刻被安妮的话语警醒我时刻为这个上世纪的13岁小女孩而惊叹连连和自叹不如,我实在惊讶于这个小小的年龄的孩子十分清醒和辨证的自我认知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还有超乎同龄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的睿智和宽容,以及理性和充满哲思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有的合集,让我看到的绝对不是13岁小毛孩。而是文明世界的宝藏!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安妮日记》是我在暑假里读的一本书,讲的是安妮在密室里度过的那日日夜夜。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法国的法兰克福,这天是安妮的生日,她收到这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并给这个日记本起了一个名字叫吉蒂。

可是,好景不长,法西斯战争兴起了,安妮一家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时,安妮已经上了中学,开始了她的学习之旅。

可是,法西斯已经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只好到处寻找安全的地方隐蔽。

终于,在法西斯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安妮一家又转移到一家果酱公司的密室里。

在这间密室里,安妮度过了24个月,她躲进去的时间正好是女孩子最重要的的花季阶段,可是,安妮没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迎接她的只有大炮声、枪声等等。还有,在密室里不能点灯,不能有光,不能有……总之还有很多很多的规矩。安妮就在密室里一直写日记,她用她的笔为了实现自己要做个作家的梦想,写了一本书,这里面记录了安妮对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问题的看法,用现代人的语气,为我们描述这她的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